文人往事
文人往事 78,漫画家华君武 在我的原来的办公室里,在办公桌的电话单上,一拦中有华君武的名字,我想莫非是漫画家华君武.我拨通了和他同一办公室的庚合的电话询问. 庚合说:他就是漫画家华君武.那时是庚合是美术处的负责人之一,而漫画家华君武是处长. 我有点吃惊和不解的问:华老那么大的名气,怎么只是处长啊? 庚合笑笑说:请你细细的看看这份名单,在这里边我们国家的国歌的作者不也才是副司长吗? 你再看这几个xx,xxx,xxx,这一排的名字那个是吃菜的? 对呀,那时的老革命,老专家,大学者太多了,和沈图一起的老战友在这只不过是一办公室副主任而已呀. 一来二去,我们认识了. 你和他在一起,任何时候都没有压力和不习惯,他就象一个邻居的老人,长者 79,梦敦煌
樊锦诗的前辈是常书鸿,常书鸿的女儿常莎娜也是樊锦诗的前辈,在敦煌,有多少的故事好讲,王道人,张大千,等等。还有一个不可忘记的名字,是香港影人邵逸夫,他是比较早看出敦煌价值的文化人,它曾捐资保护敦煌的壁画。 许多没有艺术皇冠的艺术家们在敦煌前仆后继,描写了许多的新篇章。 在那敦煌,他们完成了一个千万年不朽的艺术之梦。查阅中世纪及中世纪前的各种壁画,哪个人曾有过敦煌的艺术大师们创造的那鲜活的,呼之欲出的生动与千万年灿烂的生命呢?没有,敦煌是无可比拟的。 敦煌艺术让我们感知到,大师不一定就来自那高高的神殿上,也许在你穿行田野之时,也许在乡间的草舍之中,那挥毫与挥锄的人可能就是同样的一位。农庄田舍中就可能有大师的踪影。是他们绘就了敦煌飞天手中那千年不落的花朵。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与那敦煌飞天炽热的色彩,飞动的线条,浑然一体,让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和无限张扬的想象力量,铸就了敦煌的艺术。 作为大师的常书鸿,他从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下,从香榭里舍大街上风流倜傥地走来敦煌,把他几乎一生献给了敦煌,也正是他的影响,才有后来的这些热血青年,奔赴敦煌,成为敦煌的守护者,保护者,发掘者。 常书鸿用一生的时间研究敦煌,他的身后还有那个与他同样执着的女儿常莎娜。还要樊锦诗。。。。他们为什么要几十年在敦煌甘于孤独、寂寞……,那功利之外的人生,就如当年丝绸古道上在莫高窟里寂寞做画的人们,那份执著,那份矜持,那份坚持,让人起敬。。。。。。
80,-------你可还记的?我怎能忘记? 你可还记的?` 电话那边的吴兄说:`我怎么能忘记?` `哈哈,老朋友,您总算回来了.`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个年轻的画家现在成了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 我的老友吴东魁兴奋的说:`木子兄,我还是一个年轻人,我们还可做很多事. 他比我大几岁,可看起来还很年轻.` 是啊,他已做了很多的事: 他建了十三所希望小学. 他是我们同代人李宁的老师. 他是一个慈善家. 他在北京市崇文区创建了艺术馆. 他还是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的会长. 他走出了山东,他成功在京城. 他还将会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