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火柴》
作者:吴双
不知何时,“火柴”这个名词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淡出我们头脑中的生活词典。对于已过花甲之年的我们,火柴的记忆也日渐昏黄,终究也将成为回忆中的收藏。 那时的火柴,都是小小的、印刷粗糙的抽拉式小盒,有纸质的,也有极薄的、象刨花一样木质的。售价两分钱一盒,十盒为一包,包装纸也是很粗糙的再生纸。这种价格低廉的生活必需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是凭证供给的,每户每月一包,单身户每月四盒。火柴的用途除了每天点燃炉火,再就是用于吸烟;偶尔遇到停电,它更是不可或缺的火种。对于儿时的我们,火柴还有一种功能:它是男孩的一种玩具。 古人曾有告诫:玩火者必自焚。但天不怕、地不怕的孩童是不顾及这些的。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总是那些好玩有趣的东西,至于危险与否,则很少列入他们的考虑范围。一个红红的可爱的圆圆的小小药头(也有黄色、黑色、绿色、褐色的,但以红色居多),一个一寸左右直直的身子,多像一个头戴彩色小帽的轻巧小矮人;一群小矮人齐齐地躺在长方体的火柴盒这个小房间里,静默无语;又像等待出征的士兵,随时准备驰骋疆场。 记得儿时,母亲总是把火柴藏起来,有时藏在抽屉里,有时藏在罐子里,有时索性放在我够不着的柜子上……。但母亲的竭力掩藏总是以我的最终成功找到而宣告失败。为了能得到火柴,我总会不厌其烦地寻找,因为有了火柴能进行游戏的强烈愿望,在我的心里不停地东奔西突,不找或者找不到火柴怎能遏制心中这难忍的搔痒。翻箱倒柜,揭床上的褥子,脚踩凳子探柜顶。母亲看我执著的样子,故意问我在找什么。我挺直小身子,怯怯地回答不找什么。母亲瞅着我乐也不是,训也不是,只是把火柴藏得更不宜找到。那时我的耐心真够持久,找不到火柴决不罢休。母亲说:不让玩火柴,你非玩,烧了东西怎么办?你把找火柴的劲头用在学习上该有多好。对于母亲的话我根本不放在心上,瞅个机会,兜里装着火柴,就飞奔着找小伙伴去玩火柴游戏了。 我们最喜欢玩的火柴游戏是,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火柴,然后合上盒子,把火柴的药头抵住火柴盒能够擦燃的侧面,一根手指压住火柴的另一端并向前倾,使火柴与火柴盒呈70度左右的角度,同时用这只手紧握住火柴盒。这一切就绪后,另一只手中指对准火柴棒中下端猛地一弹,大多数情况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火柴棒会带着一团火苗向前飞射而出,就像古代的火箭一样,当然其威力不可堪比。我们对于这种游戏总是乐此不疲,满满的一盒火柴在我们不厌其烦的发射中不断减少,过不了一会儿火柴就会消耗殆尽。如果是在漆黑的夜晚玩这种游戏,情景就更为刺激、更为美丽,弹出去的火柴带着红红火焰,像一颗颗小流星划破夜空,给了我们瞬间的光亮和长久的惊喜。 火柴也有偶尔划不着的时候,我们称其为臭弹。要是谁的臭弹发得多了,就会招来其他小朋友的指点和讥笑。火柴的游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后来,不知是在哪位大孩子或家长的指点下,一种用片状冰棍木棒捆成的、类似手枪型的火柴发射器诞生了:它用皮筋作弹射动力,射程更远了,即使臭弹增多,也因其“远”而“准”,使小朋友们兴趣不减。再后来,火柴游戏又向仿真“武器”发展——全金属的。它用废自行车链条的8字节组装成手枪状,用车辐条帽作火柴固定座,用皮筋拉动击打锤。扣动扳机后,击打锤猛力叩击火柴药头,药头在强击下爆燃发出“啪啪”的声响,孩子们的高兴程度不亚于今天我们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五十多年过去了,原来普遍使用的火柴现在变为稀罕的物件了。城里的小孩可能很少见到火柴,就是偶尔停电,打火机完全可以替代火柴。现在在酒店吃饭,很多时候人家是免费赠送打火机的;即使在住宿酒店偶遇赠送的火柴,那功能也渐变为广告的一种载体了,而且火柴盒的结构也由小盒变为可折叠的纸夹,连火柴杆也成纸片状,要夹在纸夹中拉燃。儿时的火柴已经远去,曾照亮我的小小脸庞的火柴已经快成记忆中的古董。 美丽的、头戴小彩色帽的火柴,作为我儿时玩具的火柴,曾经温暖照亮我幼小心灵的火柴,正在成为远去的历史,那瞬间的光芒永远永远留在我记忆的胶片中。 ◆ ◆ ◆ 作 者
吴 双
“老三届”初中毕业生,在呼伦贝尔上山下乡11载,17岁尝试小说和诗词的创作;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工作于天津广播电视台,曾先后任职记者、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副台长、台长,电台编委会编委,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编务指导。高级记者职称。任职期间的新闻作品数十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天津市好新闻一等奖;还曾作为天津电台唯一派出的战地记者,深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阵地、猫耳洞战地采访;在职期间为京津多所大学讲授新闻专业课程,并为天津广播电视系统培养大专以上专业人才近二百人;38岁时完成电视连续剧《快乐的旅行》的剧本创作;近年完成85万字《砺炼》一书的主编和部分内容写作;以及近百万字的随笔、诗词等创作在报刊刊载。 朗 诵 者
方 卫
高级记者,教授,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新闻一等奖、17次天津市政府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新闻评论员、记者、主持人、制片人,曾任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总监,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兼任院长、天津市电影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现为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副总经理、银光院线总经理。 【近期回放】 深情岁月:那时,她天天盼着我们从窗前过(作者/廉晓斌 朗诵/路芳) 深情岁月:一想到它,心中便充满感恩!(作者/郑凯 朗诵/黑丹)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出品人/ 张东光 张梦薇
节目监制 / 危羚
责任编辑 / 杨娟
投稿邮箱:mailto:wdtmwms@qq.com (薇电台美文美声首字母) |
作者:枫叶君, 前新华社资深编辑,驻外记者,所著长篇小说《移民》
(特朗普确认,将于北京时间7月6日中午12:01分,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
周立波微博发文回应唐爽挑衅“推出唐爽做挡箭牌,可怜可悲可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