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阿爸和他的四胡》 作者:陈萨日娜 当我长到八九岁的时候,我还觉得黄昏是阿爸用四胡声唤来的。因为,每当阿爸的四胡声响起来的时候,太阳像个看到心上人的大姑娘一样羞答答地捂着脸退去,黄昏却像个依着大人的膝盖听故事的小孩子一样静悄悄地来临。 有着阿爸的四胡声音的黄昏是美丽的、清亮的、安静的。村子的中央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总会传出青蛙的合奏。池塘边有一棵年头很长的大柳树。那是孩子们的天堂。上山的、放羊的、放学的,大的、小的孩子们都聚在那棵柳树边,嬉笑玩耍。孩子们像个海底自由游玩的小鱼,丝毫不惊扰黄昏的安静。 太阳已经从村子西边的沙丘后面掉下去了。不过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担心太阳掉下去碎了,或者是惋惜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孩子们玩得欢实,根本顾不上担心和惋惜。大人们呢?他们也顾不上,因为阿爸的四胡声已经响起了。 我家在村子西南边的一个沙丘上。我家东边是一小片像婴儿的小胖屁股一样光溜溜的沙地。阿爸吃饱喝足后,拿着四胡从家里出来。他的脸上堆满了微笑,眼里绽放着自豪。他在沙地上席地而坐,认真地调一调音,调一调调子,等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松一口气般望向村里。这个时候,已经有邻里循声过来凑热闹了。他们先互相交换一下旱烟,心不在焉地唠几句。人们的心思不在聊天上,他们就像等待一场演奏会般期待着阿爸的四胡声。 女人们在这个时候是最幸福的和安静美丽的。她们放下了白天一刻不离手的针线、锅碗瓢盆,安静地坐着,也不去责骂她们的男人,而是用一种暧昧的眼神望着自己的男人。此刻,她们心里是甜蜜的。 夜深的时候,人们三三俩俩地散开了。不一会儿,每家每户的窗户上一盏盏灯亮起。村里的夜晚就会变得突然静悄悄的。 没有阿爸四胡声的日子是寂寞的。我想村里人也会这么想吧。所以夏天下雨的时候,人们就会聚集在我家里。阿妈炒几道酒菜,放上炕桌,来合奏的人们会在炕桌上围坐着小酌几杯,然后悠扬的琴声就开始飘扬而出。 就是忙碌的春耕季节和秋收时节,阿爸的四胡声音也从不间断。 那时候,我家的冬季是拥挤的、暖和的。冬季天短,外边又冷,所以阿爸的四胡声音总是在屋子里悠扬。由于空间小,加上人多,琴声就变得有点委屈和抑郁,但还是不影响人们的好心情。 那一年,我们村里通电了。村书记在通电后的第十五天去苏木买来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是一个美丽的金色的黄昏。吃完晚饭的村里人像约好了似的,齐刷刷地到村书记家看电视去了。阿爸依旧拿着四胡,坐在东面的沙丘上。阿爸看着纷纷走向书记家的乡亲们,表情变得孤独。但他还是调了调音,开始全神贯注地拉起来,身子随着四胡的音律轻轻摇晃着,四胡声还是那么婉转动听,但曲子里流露出一种落寞和孤独。阿爸的琴声第一次被冷落了。 接着,巴雅尔、苏和、吉日木图家相继都买来了电视机。村里人像酷夏的绵羊一样,三五成群,这家一波,那家一群。已然没有了对四胡的迷恋。 乡亲们表现出来的对阿爸的四胡的冷漠让阿爸一度很沮丧。阿爸拿起四胡走出屋子的脚步都没有了以往的有力和矫健了。就在这个时候,雪上加霜般,我也发现原来黄昏跟阿爸的四胡声音没有半点关系。 我十三岁那年夏天是腾格里最伤感的一年。早上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它在哭;晚上合上眼睛睡觉的时候它还在哭。它有时候伴着电闪雷鸣嚎啕大哭;有时候淅淅沥沥地低声啜泣。无论哭声是高还是低,泪水绝对是充足的。村子中央的小池塘突然展现了史无前有的威武,居然把旁边相依为命相邻多年的老柳树给淹到一半。离村子较近的河水、湖水、溪水都被腾格里的泪水感动得一塌糊涂,随处寻找着宣泄口。庄稼、棚舍遭殃了,整个村庄都摇摆了。村中间随处可见冒着水泡的泉眼。好好的地,不经意地一踩,水就随着脚印冒上来,蔓延开来。 阿爸阿妈商量了数日后,在一个黎明时分,我们趁着天空歇息的当儿,把简陋的家具搬上了一辆军绿色的东风汽车奔向远亲。送我们的几个亲戚再三推脱后同司机坐进了车棚。阿爸把他的四胡放进了车棚。天还在下着蒙蒙细雨。司机给车厢盖上了苫布。苫布底下是我们一家人和那些不值一提的家具、米面等日用品。一家人像囚徒一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小妹妹年纪还小,是从被窝里硬揪出来的,眯着睡意朦胧的眼睛任人摆布。我们不知道将要去哪儿,也不太懂得离愁,所以感觉很好玩儿,像捉迷藏。阿爸脸上的表情特别凝重。阿妈不停地擦眼泪。那些家具在沿途的颠簸中怪声呻吟着,有的已经支离破碎。 黄昏时分,车到了目的地。那是一片翠绿的草原,夕阳的金色光辉洒下来给草原增添了几份华丽和神秘。十几座老居民的土房远近散落着。阿爸阿妈带着离愁,带着一种闯入别人边界的忐忑和胆怯下了车。我们不是旅行者,我们要在这儿定居,所以我们对眼前美景的惊叹声都不太纯粹。 从车上卸下那些有用没用的家具后,阿爸从车棚里拿出了他的四胡。亲戚们帮着搬东西,整理收拾屋子,吃完晚饭时已经很晚了。微醉的阿爸拿起四胡在烛光下拉起来,在苍茫的黑夜中,阿爸的表情显得忧伤,拉出来的曲子显得忧愁、迷茫和无助。 经亲戚介绍,阿爸承包了一群羊,开始了每天在山上与天地作伴、与羊群为伍的羊倌的日子。生长并生活在农业地区的阿爸不会骑马,所以只能徒步放羊。第一天,他带着干粮和水,拿着四胡上了山。放出去的羊群是一群喜欢自由、喜欢奔跑的不知疲倦的白色精灵,它们争先恐后地赶路、争先恐后地寻找更嫩的绿草、争先恐后地去感受清风,于是,夕阳把最美的光芒洒给草原的时候,羊群挺着滚圆滚圆的肚子气质悠闲地回来了,尾随它们的却是筋疲力尽的阿爸。第二天,阿爸没拿四胡,而是从箱子底翻出一本书揣进了兜里,恰巧在这一天,下了倾盆大雨,阿爸和他带的书淋得滴水了。后来阿爸除了酒什么也不带了。 阿妈的酗酒有点突然,说不上从哪一天开始,也说不清从哪件事儿开始,总之,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地又无可奈何地接受黄昏的降临,接受阿妈醉酒后的、日复一日的带着咆哮的哭诉。阿爸每天放羊回来,面对的也都是阿妈的咆哮和眼泪。 四胡被阿爸冷落了,即便是最美丽的黄昏阿爸也不再拿起它了。从沙漠到草原一路追随着阿爸的四胡就像被恋人抛弃的姑娘般颓废了,被尘封了。 阿爸、四胡、沙丘、村里的黄昏…… 阿爸、四胡、草原、他乡的黄昏……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希望自己是个画家! ◆ ◆ ◆
作 者
陈 萨 日 娜
蒙古族。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2009年开始用蒙汉两种语言写作。小说《情缘》先后获首届朵日纳文学奖新锐奖、第八届科尔沁文艺创作奖;小说《包如拉哈达》获第五届《贝尔呼伦》小说大赛二等奖;《黑雪》获首届全国《佛珠》杯蒙古文网络小说奖;小说《梦魂》、《头羊的葬礼》、儿童小说《残缺的画》等先后获得全国和地区多种奖项,被评为内蒙古蒙古语文学十佳新星。 朗 诵 者
天津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百优节目主持人、天津广播电视台十佳播音员;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第十届市委委员、第十一届专门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广学会播音作品一等奖、论文金笔奖、广播剧金鹿奖。曾主持“海河夜话”、“京剧大戏院”等名牌节目;2007年创办的“温馨家园”谈话类节目获得业内外好评。岁月如水,洗尽浮华,几十年的播音主持生涯,形成路芳清新淡雅、知性温婉的风格。 音 乐 合 成
高级编辑,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获得者,中宣部、教育部“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曾受邀在多所高校讲授广播课程多年,出版多本专著、广播专业教材。 【近期回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TE3NTU5MA==&mid=2649017345&idx=1&sn=0eac8371074e976aac67ffb5573246a7&chksm=f48af7c8c3fd7edeb26b0c276c9e5641ca0d9e2fb62d550974b8f57f28c7ae3194571e0cad31&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TE3NTU5MA==&mid=2649017343&idx=1&sn=1e9285b5f08dddc56b6253631a0369e1&chksm=f48af036c3fd79205f35fa3e00186fdfd660a9422a6ace38a5859215235dcfa786016a4e0b54&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TE3NTU5MA==&mid=2649017295&idx=1&sn=4eb1441ca1ae00d7d45be407dcb779f7&chksm=f48af006c3fd791090bf741162a734e6bc98582bed890149fab98ab25b8d48a4b123211d48f3&scene=21#wechat_redirect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出品人/ 张东光 张梦薇 节目监制 / 危羚 责任编辑 / 杨娟
投稿邮箱:mailto:wdtmwms@qq.com (薇电台美文美声首字母)
|
作者:枫叶君, 前新华社资深编辑,驻外记者,所著长篇小说《移民》
(特朗普确认,将于北京时间7月6日中午12:01分,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
周立波微博发文回应唐爽挑衅“推出唐爽做挡箭牌,可怜可悲可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