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梁溪脆鳝》 作者:顾月华 走遍大江南北,吃尽天下美食,这年头不算稀罕的事了。 但是有一道“梁溪脆鳝”,往往是进了某个酒家食肆,也吃不到正宗的口味,且不说咸甜无当,色泽欠亮,鳝丝粗细不匀,最扫兴的在名不副实:往往是一口咬下去,不是即松又脆,甚至一口都咬不断,枉为了这个“脆”字。 脆鳝是我最早记住的一道菜,为了吃这道菜,我兴冲冲随父母从上海到无锡,实际上是每次兴冲冲地从上海到无锡,我都会吃到这道菜,那时我读小学,对游锡山、惠山、梅园、蠡园、鼋头渚印象不深,却惟对脆鳝情有独钟,而且由此对父亲的故乡及他的人生有了意外的解读。 无锡鼋头渚 记得当时我们随父母亲乘火车到无锡,为出席父亲与人合开的中国饭店开张,刚出车站便看见饭店。中国饭店正对火车站的路口,占了一个呈V字地形的三叉路口。当时无锡全城只有这幢楼造了三层高,而全城的建筑最高只有两层楼。饭店很近,几步路便到了,我们住进套房后,父亲便在他的办公室忙碌事务,很少再见到他。 很快,我就被餐厅里的美食佳肴吸引了,由于从小跟随父母到处赴宴,我的味蕾应该被启蒙得很早,在无锡美不胜收的名菜中,现在我当然知道太湖鲥鱼、肉酿面筋、无锡肉排、上汤狮螺等等,当时我并不在乎这些美味,但被端上桌的一道菜吸引了,那道菜就是梁溪脆鳝,看上去酱褐油亮,一根根脆鳝架迭成山状,上面轻洒黄色的姜丝,绿色的葱丝,父亲夹了一根给我,我一咬松脆香酥,咸中带甜,那糖浆上还洒了白芝麻,竟在上海从未吃到过,我不由得连吃了几根。 回上海后,我仍惦念着无锡,其实是馋无锡的美食,尤其是脆鳝。 不久便到了一九四九年。 不久,父亲一个人去了无锡。从无锡返回时,带回许多无锡的点心小吃,我很奇怪父亲怎么会买这么多的东西回来,父亲说他永远不会去无锡了。后来我知道中国饭店变成国有了,而这以后有好长时间我再也没吃到好吃的脆鳝了。 又许多年过去了,父亲真的再也不进无锡城,即使回故居顾家桥探视亲人,他也不去无锡玩,直到有一年父亲在顾家桥故乡造了房子,准备将来养老,房子造好后我们全家返乡,事后,父母决定带我们去无锡重游,毕竟是故土,于是在城中寻找吃饭的地方。 我忽然想吃脆鳝,我们都建议去中国饭店,父亲执意不允,但是最终也未能找到更好的酒店,父亲最后还是同意了,但再三关照大家切勿声张,悄悄吃了便走。 上桌点菜,点完菜我们悄然张望,在斑剥四壁中寻找昔日的辉煌。我点了脆鳝,因为知道脆鳝烧制太不容易:先要挑选每条三两左右的鲜活黄鳝,在沸水锅内煮至鳝嘴张开,即捞入清水中冷却漂清。再逐条划成鳝坯,去净血垢,然后沸油炸硬、炸脆共两次,关键是先要备好卤汁,用糖、葱、盐、油、酒熬成浓汁,将炸得的脆鳝倾入调拌即成,上盘却很有讲究,架空高迭如山,不致粘连。 不愧是中国饭店,菜上桌,色香味俱全,大家无言开吃,正吃着,我发现父亲放下了筷子,这时我看到我们的桌子周围已经站满了人。 我有些惊讶,因为我们都受过学校教育,深知劳资双方关系尴尬微妙,也许因此父亲不愿见到昔日的员工,但他们见到父亲非常恭敬,大厨取下头上的帽子,向父亲问候。 原来我父亲尽管一言不发,还是被人认出来了,这些职员有很多是父亲的乡里乡亲,奔走相告来看这个顾家桥走出来的男人,而顾家桥这个男人的故事也被大家一直传诵着。 早年,顾家桥畔有一户人家,当家的在无锡供事,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是当地名医。一户人家有两个在外赚钱的,生活也就很安居乐业。不料有一年这俩人得瘟病相继去世,那媳妇抱了女儿留下儿子返回娘家,不料几年后妇人忧劳成疾不治身亡,留下一家稚弱,家中顿然失牯,一副重担落在了上中学的男孩子身上,这个休了学回家的少年便是我父亲。幼弟弱妹加上被抛弃的侄子,等着人张罗穿衣吃饭,这时的父亲,便受尽了世人势利的奚落冷眼,人们认为,这一家人是再没有翻身出头之日了。 当时有人出主意,叫这个男孩把早订了亲的新娘子娶回来,乘灵堂还没撤,就在灵堂成亲,红白喜丧一齐办,家中有了当家女人,便有人煮饭给一家人吃了。 我母亲进门后,等着她的还不只是几张嘴,还有父兄留下的债务。这时,父亲毅然停了学,到南京去做学徒。他觉得,这样既可学到本领,又可有几块银洋补贴家用。父亲学徒四年,与母亲一起含辛茹苦,拉扯大了弟妹侄子,四年后有了薪水,依然过最省俭的日子,将父兄之债一一还清后,父亲母亲带了弟妹去上海开了店。 他们走后,留给顾家桥的乡亲们说不完的话题,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小伙子会把一家人给养活了,把债还了,更没想到他会用他一贯的诚信及勤奋在上海飞黄腾达了,而最没想到的是他会回来开了这家中国饭店,让方圆的乡亲都在店里寻到了差事,最终把白花花的银钱捧回到了家里。 父亲从不记仇,但是记恩。他牢牢记住了在那最困难无助的日子里,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温暖关切。记得有一个下午,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都很饿,这时门外走来了他们的姨母,从很远的别村走来,挎着一个篮子,里面是热呼呼的烧饼,爸爸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什么也不记,只记着这个温暖的一刻。所以当越来越多的乡亲向他求助时,他设法给了他们职业。 当我再次吃到如此美味的梁溪脆鳝的时候,我已经长大了,我不仅喜欢那咸中带甜,又松又脆的口味,我也知道,有一条溪水在我父母出生之地流淌着,那里盛产黄鳝,古时东汉文人梁鸿携妻孟光隐居惠山,因为这条溪水流淌在无锡惠山,故名梁溪,只有从这梁溪里出来的黄鳝才堪称鲜美。虽然这里并不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只是江南鱼米之乡,我父亲也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男人,与每一个从顾家桥下走出来的人一样,质朴善良,虽然他有担当、勤奋朴实又节俭,就象他们的先人梁鸿与孟光一样,但在父亲看来,他只是与我母亲同甘共苦举案齐眉,过了平凡的一辈子。 ◆ ◆ ◆ 作 者 顾 月 华 顾月华,上海出生,诗歌《带血的桂冠》荣获2002年的美国《彼岸》杂志社《李白诗歌佳作奖》。散文《灵魂归宿》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的《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入选多部文学丛书,如《采玉华章》《芳草萋萋》《双城记》《食缘》《花旗梦》等。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约分会会员,纽约海外华人作家笔会前副会长。 朗 诵 者 晓 彤 薇电台播音导师,天津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天津影视协会理事。曾是天津经济广播巜千家万户》 、《健康之友》 、《津沽大地》等节目主持人。作品多次获得中囯广播协会一二三等奖。 后 期 制 作 危 羚 危羚,高级编辑,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获得者,中宣部、教育部“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曾受邀在多所高校讲授广播课程多年,出版多本专著、广播专业教材。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总编辑 / 危羚 责任编辑 / 杨娟 投稿邮箱:mailto:wdtmwms@qq.com (薇电台美文美声首字母)
|